
岳塘新闻网5月11日讯(通讯员:胡先菊)平均每年发现各类问题400多个——这是张一彬的工作成绩单。张一彬是湘潭民间河长办公室主任、岳塘区第七届人大代表,多年来,他用脚步丈量河流,守护一江碧水。
治污治水的“信息员”
近年来,湘潭市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得到国家、省、市认可,获评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城区24条黑臭水体已陆续完成治理。但是,黑臭水体治理与全面消除黑臭、与人民群众的期盼仍有一定差距。
为此,张一彬组织大学生开展湘潭市城区黑臭水体调研,沿着河道标记所有入河的污染点位,每天巡河至少20公里,最终绘制出了一张水体污染点位地图,形成了湘潭市城区水体污染调查阶段性报告,为相关部门开展后续治理提供了参考。
“调研要为政府决策、水体后续治理提供依据。每一条水体,我们都坚持从起点走到终点,实地踏勘采样,查看每一口排污窨井、每一处暗管暗渠,摸清摸准水质状况、污染来源等第一手资料。”张一彬说。
如今,他每个月都会走遍24条黑臭水体,既发现问题,也做好信息收集、环保调研,并向相关部门提出建议,发挥“千里眼”“顺风耳”的作用,查排口、看管道、测水质,忙碌而充实。同时,组织民间河长开展日常巡查、监督、宣传活动。南洋渠、阳塘、胜利渠、王家晒渠、胡家坝渠、新电厂渠……因为工作突出,他被评为2021年度全市“最美河湖卫士”。
饮用水源的“宣传员”
去年以来,张一彬所在的湘潭生态环境保护协会联合长沙绿色潇湘环保科普中心、株洲市清蓝环保志愿者协会共同开展长株潭地区饮用水源地保护行动,项目通过制定评价标准、开发移动互联网工具、搭建志愿者网络、建立示范点等形式开展护源行动,加强对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的监督,推动水源地管理机制完善,有效减少水源地的环境风险,保障水源水质与水量安全。
张一彬作为主要组织者,每月组织骨干志愿者对湘潭市六处县级以上饮用水源保护地进行了巡护,了解实地环境状况,并使用水源点评小程序将现场的情况进行记录,及时将发现的涉水问题向相关部门反馈,督促整改。组织湘潭大学、湖南科技大学大学生开展主题为“探访饮用水源地”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实地巡查、水质检测、水资源保护意识问卷调查等形式,从水质信息公开、水量信息公开、管理信息公开、水质达标、水量满足及实地环境六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前往水源地附近的社区、学校集中开展水资源保护、河长制知识宣讲,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引导更多市民积极加入保护水环境的队伍中,争做水环境保护的实践者,做水资源价值的传播者。
改善环境的“监督员”
“只有接触,才懂得爱护,更容不得河水受一点污染。”张一彬说,正是因为常年与水为伴,他和伙伴们才会对水有如此深的感情。
2018年9月,张一彬与伙伴们一同举报、蹲守、调查向家坝排渍口排油污原因,为让问题得到解决,他不怕得罪人,向主管部门多次举报。持续举报,多方监督,这些行动终于取得了效果。排污者被依法处理,排污单位花费100余万元治污,并被罚款80万元。
还有一次,湘潭县花石镇一位“民间河长”反映涓水河畔惊现大量不明油污。接到线报后,张一彬即刻赶往现场取证取样,核实情况后马上向主管部门反映。当晚,他配合执法人员对一个个排口、一根根暗管进行排查,终于追溯到污染源。原来,是当地一家食品加工企业排污所致,经主管部门处理后,这家企业此后再未出现过偷排行为。
近年来,随着湘江保护与治理深入开展,水环境持续得到改善。“因为热爱,所以坚守。”张一彬说,守护好一江碧水,让他找到了归属感、成就感、幸福感。
责编:彭玲莉
来源:岳塘新闻网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爱湘潭我的家——岳塘记忆”文化打卡点:法华山
“我爱湘潭我的家——岳塘记忆”文化打卡点:山市晴岚
“我爱湘潭我的家——岳塘记忆”文化打卡点:昭潭
“我”和岳塘的故事|蔡蔡和大乔:返乡青年 逐梦“绿心”沃野
“我”和岳塘的故事|朱大可:深耕岳塘 开拓创新 成就电气“小巨人”
岳塘区“我爱湘潭我的家”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主题活动暨“活力湘潭 快乐走娃”活动启动
文旅新区 多彩岳塘丨在七星桃花源遇见“世外桃源”
我爱湘潭我的家|岳塘区:欢天喜地闹元宵
下载APP
分享到